最近,多地出现连续降温,有关“如何抗寒保暖”的话题受到热议,诸如“喝酒能防寒”“吃高热量的食物能暖身”的说法也混杂其中。
"喝酒御寒"这种说法从古流传至今,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,我们总能看到角色在雪地里喝酒取暖的场景。
但事实上,这是大众认识的一种误区“喝酒暖身”的现象只是暂时性的。在喝完酒后我们感到身体发热,是因为酒精刺激身体表面毛细血管,使其扩张,加快了血液循环,使人感觉皮肤很暖。
但这种温暖只能停留在皮肤表层,喝酒暖身也只是暂时性的。本质上,喝酒后血液循环加快了,热量通过皮肤散发,消耗了更多的热量,当热量产生的速度小于散失的速度时,体温便会下降回原来水平,甚至更低。
所以喝酒不仅不能暖身,起不到御寒的作用,还容易使人感冒。
此外,油炸食品、曲奇、蛋糕等食物热量虽高,却不能暖身。过量食用还会导致营养过剩,体重超标。
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谈,不同食物成分都会带来不一样的身体反应。平时大家可能也会觉得吃完某些东西感觉热热的,而另外一些东西吃完感觉凉凉的,这大部分还是身体的自我感受。而保暖是整个冬天都应做到的事,怕冷的人,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。

晒后背

天气寒冷,大家的户外活动都会相对减少。因此可以在出太阳的下午晒晒太阳多晒晒后背,每次半小时左右,边晒边拍打按摩。

穿厚底鞋

如果穿着的鞋子鞋底太薄,凉气容易接触进入人体。可以选择有一定厚度、能包裹住脚踝的鞋,并垫上鞋垫。晚上睡觉时,如有需要,也可以穿上温暖、宽松的棉袜。

保护关键部位

保护好头、颈、后背、双脚、肚脐、膝关节这几个关键部位,整个人自然就会暖和许多。

* 图文来源网络
仅供科普学习 如侵联删